今日立夏丨风暖人间草木香 夏天由此开始!

发布时间:2023-05-06 08:30

立夏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,夏季的第一个节气。

 

立夏又称“春尽日”,表示告别春天,是夏天的开始。时至立夏,日照增加,逐渐升温,雷雨增多,万物繁茂。

 

 

 

历史渊源

 
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“夏三月,此谓蕃秀;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”。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,包括立夏、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六个节气。立夏、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,称之为孟夏(夏之初)。

 

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。立夏时,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,太阳黄经达45°。历书:“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。”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记载:“立夏,四月节。立字解见春。夏,假也。物至此时皆假大也。”此处的“假”即为“大”,春天播种的植物到此时都已长大,世间万物进入生长旺季。

 

气候变化

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之一,是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。进入立夏节气以后,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,5月中旬的雨量迅速增大,而此时的华南地区,也进入了前汛期的盛期,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。冬小麦扬花灌浆,油菜接近成熟,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,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,故农谚有“立夏看夏”之说。

 

立夏有三候,一候蝼蝈鸣,二候蚯蚓出,三候王瓜生。说的是立夏节气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(一说是蛙声),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,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。说明在这时节,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,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,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。

 

 

民间习俗

饯春迎夏。从古至今,人们都认为“立夏之时乃万物之兴”,立夏就是万物繁茂、走向兴盛的标志。所以,从立夏诞生至今,人们都一直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。古人认为青帝太昊掌管着东方和春季,而赤帝神农掌管着南方和夏季。所以,在春末夏初的立夏时节,人们会举行一场隆重的“饯春迎夏”仪式,恭送青帝归去、迎接赤帝到来。陆游就在他的《立夏》一诗中写道:“赤帜插城扉,东君整驾归。”

 

斗蛋游戏。谚语称:“立夏胸挂蛋,孩子不疰夏”,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。立夏这天,家家户户煮好鸡蛋,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,挂于孩子颈上。孩子们便三五成群,进行斗蛋游戏。大家各自手持鸡蛋,尖者为头,圆处为尾,蛋头撞蛋头,蛋尾击蛋尾,一个一个斗过去,便有了“立夏蛋,满街甩”的热闹景象。

 

立夏称人。立夏还有称人这一项有趣的习俗。立夏这天,一般在是吃完中饭后,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,秤钩悬一根凳子,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。司秤人一面打秤花,一面讲着吉利话。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后,就不怕炎热,不会消瘦,寄托的都是人们祈求健康的美好愿望。

 

立夏尝新。在江浙一带有“立夏尝新”的风俗。苏州地方有“立夏见三新”的谚语。“三新”指新熟的樱桃、青梅和麦子。无锡民间历来有“立夏尝三鲜”的习俗。在常熟,人们立夏尝新,食品更为丰富,有“九荤十八素”的说法。浙江、江苏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等地,人们仍然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古老习俗。

起居养生

立夏过后,温度逐渐攀升,因感暑热之气,有些人,尤其是老幼体弱者,容易出现食欲不振、乏力倦怠、心烦气虚之类的症状,称为“疰夏”。因此,值此时节,人们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,加强对心脏的保养,要保持愉快的情绪。饮食方面应以清淡、易消化、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,油腻辛辣和大荤的食物要少吃,多吃蔬菜、水果及粗粮。

 

立夏

给予了天地万物肆意生长的力量

而我们,也应该和世间万物一样

在这春夏交际之时

静心养生、立足当下、努力成长

方才不辜负这一夏时光

首页    寺院公告    今日立夏丨风暖人间草木香 夏天由此开始!